加拿大單車旅行實務Q&A |
點閱次數:10241  |

.jpg)
關於單車:
問:行李打包&單車運送:
答:單車旅行裝備的考量重點在重量、體積與實用性,因為所有的家當要一路載在車上,所以越精簡實用越好。單車旅行的第一課─簡樸就是享樂,越簡單越沒有負擔。針對路程長短、食宿條件、經費預算、氣候,準備食、衣、住、日常用品等裝備,如帳蓬、睡袋、睡墊、炊具、爐具、排汗衣、防風雨衣等,將裝備事先放在掛袋中打包,至於安全帽和部分單車配備可放置在單車紙箱中。
依過去出國長途旅行的經驗,我們習慣先將單車拆解,一般須要拆前輪、行李架、踏板、椅墊和龍頭,然後打包裝入紙箱,如此可盡量避免在運送過程中受損。上飛機時,單車可當行李託運,只要不超過航空公司行李限重,Check-in後會有專人搬運大型行李。可在購買機票時,說明將攜帶單車,並詢問行李重量限制,搭加拿大航空班機前往加拿大可攜帶兩大件行李,各32公斤重。抵達當地機場出關後,將紙箱丟棄,單車組裝後掛上行李即可上路,剛開始可能得花四五十分鐘才能完成,技巧熟練後大約不到半小時即可完成。若有朋友接機,則可輕鬆地休息後,才進行單車組裝。建議出國前,到單車店要紙箱時,最好先練習拆解和打包,可請單車店老闆技術指導。也可選擇用單車行李袋裝單車,但要考慮單車行李袋的重量和體積是否會影響長途旅行的裝備考量。
.jpg)
問:單車維修須準備哪些備用零件:
答:單車行進中,在正常情況下,最易發生的故障是破胎,其次是輪圈鋼絲斷掉,其餘零配件的損壞,主因是產品壽命與里程到達使用的極限,因此長途旅行前,最好將內外胎、煞車線、變速線、煞車片、鍊條等消耗零件換新,並需攜帶備用零件。為節省時間與體力,路上遇破胎狀況時,先更換新內胎,等晚上休息時,再做補胎和簡單保養等工作。
關於簽證:
加拿大政府於2010年11月22日宣佈,自即日起,凡持有我外交部核發之有效中華民國護照,且護照內註明身分證字號的台灣旅客,到加拿大旅遊、探親、遊學、參加會議或洽商,均可享有停留期限最長6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入境待遇。
關於交通:
問:加拿大是否有完善的自行車道?地鐵、巴士等交通工具與接駁路線是否發達?
答:加拿大主要城市如溫哥華、渥太華、多倫多、蒙特婁等都有完善的自行車道,市區地鐵、巴士等交通工具也很發達,魁北克省單車道規劃很完善且有專用地圖和書籍介紹,可在當地旅遊局或書店買到。加拿大國內交通有鐵路和長途巴士,搭乘火車可攜帶單車,但搭乘巴士須將單車裝箱才可託運,兩者皆須另付費。加拿大社會福利好,且不像美國人種複雜,搭乘灰狗巴士長途旅行應該很安全。(友人Miffy提到她在美國旅行的經驗,灰狗巴士在美國的發車路線雖多,但是,卻是大多數美國人認為最危險的交通工具,因搭灰狗巴士的人很多都是流浪漢、黑人或不知情的遊客...)
關於財務:
問:隨著旅行時間的長短,如何攜帶金錢?(現金、旅行支票、信用卡、金融卡的交互應用等)
答:一般長時間旅行Vicky會攜帶美金現鈔和旅行支票,也會用金融卡在當地ATM提款機提領現鈔,至餐廳或買金額較高之商品會使用信用卡。這次加拿大137天的旅行,我帶了1200元美金,信用卡一張和兩家銀行金融卡(帶兩張金融卡主要為預防卡片有問題無法提領),因為在加拿大四個半月單車旅行花費不多,最後算了一下,總共約花了六萬多元台幣。(不包括簽證費、機票和火車票)
關於女孩子的身體保養與安全問題:
問:面對生理期,身體的調適?
答:生理期期間通常會安排在當地休息兩三天,不會做長距離騎乘,事實上,身體會配合
心理,旅行一段時間後身體自然會調整,自己也會知道如何事先安排調整計畫。
問:因為距離城市遙遠,只能選擇在荒郊野外紮營,如何盥洗?
答:在荒郊野外紮營時,盡量會找接近水源的地方紮營,方便取水,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育空省因為地廣人稀,大部分小鎮的投幣式洗衣中心也會附設投幣式淋浴,方便騎車或開車旅行的人,也可以在騎經露營區時要求付費淋浴,或者至少經過加油站和商店,在洗手間用水擦拭身體。事實上,Vicky很少有好幾天無法洗澡的經驗。去年整個夏天在五大湖區我幾乎每天往湖裡和河裡跳,徜徉在清澈的湖水或河水裡,享受天然沐浴。
問:雖然已經很努力的找安全的地方睡覺了,但是,在荒郊野外搭帳篷,是否仍會擔心有怪怪的人會出現?是否會反而擔心到無法睡著或很淺眠?如何找到"算安全"的地方?
答:在北美和紐澳,人口不像亞洲那麼密集,除了美國本土某些地區和大城市外,一般當地居民生活很單純,老實說在荒郊野外搭帳篷反而比較安心(只要查看一下周圍環境找比較隱密不易受甘擾的地點即可),倒是有時不得已須在城市中找地方露營會比較害怕怪人出現,所以最好盡量避免,畢竟安全才是最重要的。

關於旅途中注意事項:
一、食物
騎單車需耗費體力,一定要吃得適當吃得好,由於每個國家的食物口味不同,短期的單車旅行,可自台灣攜帶一些食品,但長途旅行,食物則需在當地補給,以加拿大為例,沿途的大型超級市場非常方便補充食物,除了麵包乾糧、新鮮蔬果外,通常有沙拉吧和各式火腿販售,也賣三明治和烤雞、熱湯等熱食,大型超級市場附近通常有各連鎖速食餐廳;一般小鎮也都有小型超級市場。
若要自己炊煮,就需攜帶爐炊具,爐具的選擇上以堅固、耐用、重量輕為原則,最重要的是使用何種燃料,所有燃料中最容易尋找的是汽油,所以可挑選使用汽油、去漬油的汽化爐﹔不過,汽化爐的缺點是操作較麻煩。在美加、紐澳、歐洲等現代國家,可考慮體積輕便,操作簡單的瓦斯爐,瓦斯罐燃料也可輕易買到。沿途多吃新鮮蔬果,注意衛生,不要暴飲暴食,以少量多餐為佳。隨身準備巧克力和乾糧,適時補充體力,若前往人煙較少的地區,出發前別忘了檢查食物是否足夠。
.jpg)
二、服裝
服裝的方面,騎乘時可穿著舒適的自行車衣褲,至於其餘衣物,以精簡、快洗易乾的排汗衣褲為主,如遇冬季或需行經一些高海拔地區,須攜帶品質好、保暖性高的禦寒衣物,如防風防雨透氣褲子與保暖夾克,若有需要時可在當地購買。
三、住宿
若當地無友人接應,最好於出發前先規劃住宿地點,大城市的青年旅館通常比較容易客滿,抵達當地後則可前往遊客中心索取沿途住宿相關資訊。
1.露營區:在美加、紐澳、歐洲地區有許多經濟實惠設備完善的露營區,可攜帶重量輕、體積小、防水性、保暖性高的帳篷與羽毛睡袋,享受露營的樂趣,長時間旅行亦可節省經費。(在落後國家因安全因素,並不建議隨意露營。)至於野營,可直接詢問當地人安全地點或騎車繞行找尋,順便熟悉繯環境。
2.青年旅館:在大城市以住宿青年旅館為主,除了費用經濟外(通常床位一晚約10~15美金),還可以認識朋友和交流旅遊資訊。
3.當地民宿:在鄉間住民宿,可以增加和當地人交流的機會,較舒適且有個人空間。
4.汽車旅館:在美加城市周圍多有經濟型汽車旅館,費用較一般旅館和飯店便宜,偶爾可以好好休息,泡熱水澡放鬆一下。
5.當地人家裡:在加拿大,我常受邀到當地人家裡做客,或幾乎都在傍晚時詢問沿途的人家是否可以在他們的院子裡露營,通常對單車騎士他們都會友善地接受,有時會在小鎮教堂、消防局或遊客中心外面露營,若可以的話最好先徵求同意。
6.野外露營:通常會在公園裡或湖邊,確認安全的地點紮營。
.jpg)
四、天氣
加拿大屬溫帶氣候,夏季氣候乾爽舒適,非常適合旅行,對來自亞熱帶台灣的旅行者,要記得攜帶足夠的保暖衣物,九月底十月初天氣開始變冷,部分地區可能十月就會開始下雪,早晚溫差也較大。
加拿大各地區最新氣候網址:http://weather.ec.gc.ca
五、安全
避免在夜晚、下雨或濃霧視線不良時騎乘,以免發生危險;女性盡量避免獨自出入複雜的場所或接受單身男子的邀請,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
路程中有突發狀況或困難,可以到當地警察局或向我國的駐外代表處尋求幫忙,出發前可上網或向外交部索取駐外代表處的聯絡資料(中正機場旅客服務中心通常備有駐外代表處聯絡資料的黃色小冊子)。
六、通訊
美加屬於通訊發達的國家,可在超商和加油站附設商店購買國際電話預付卡(卡片背面通常附免付費電話或地區代表號,和卡片密碼),公共電話就可以撥打國際電話;網路方面,美加各地的圖書館皆可免費上網,有些電腦可選擇中文語言閱讀。當然也可使用手機國際漫遊,但通訊費率較高。
七、健康
若計畫三個月以上海外單車旅行,出發前記得做身體檢查,還有牙齒保健很重要,在國外看病費用高且不像台灣那麼方便。出門在外身體健康非常重要,可隨身攜帶一些常用藥品如感冒藥、腸胃藥、止痛藥、維他命、擦傷止血和按摩藥膏(單車旅行必備)等醫藥包。

關於Vicky加拿大單車旅行裝備:
單車裝備:
單車掛袋*4;車手袋;計速碼錶;Topeak多用途工具組;補胎片;潤滑油;內胎*2;打氣筒;頭燈。
安全帽;遮陽帽;單車手套;太陽眼鏡。
露營裝備:
帳篷;睡袋;充氣式睡墊。
野炊裝備:
瓦斯爐(在加拿大戶外用品店可買到瓦斯罐);兩件式鋁製鍋具;打火機;瑞士刀。
衣物:
單車短衣褲各2套,單車長褲一件。Gore-Tex外套和長褲;保暖外套和長褲。其他衣物(T恤*1、短褲*2、長袖上衣*1、長褲*2、泳衣)。運動鞋及運動涼鞋。
個人用品:
盥洗用具;防曬油;護唇膏;細登山繩(五公尺)和曬衣夾五個、洗衣粉(裝在小塑膠瓶中);針線包。
醫藥用品:
碘酒、消毒水、棉花(外傷消毒用);紗布和膠帶;ok绷;感冒藥;腸胃藥;按摩藥膏。
相機配備:
數位單眼相機( Canon EOS300D );數位攝影機 ( Sony DCR-DVD201 ),DVD-R 光碟*15;轉換插頭。
IBM筆記型電腦(因為重量考量,留在溫哥華友人家)
重要財物:
隨身護照袋(護照,機票,美金旅行支票,加幣現鈔,信用卡,金融卡)。
地圖資料:
加拿大各省地圖;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。
其他:日記;文具包;色鉛筆;聯絡簿;名片;計算機;外交部駐外單位名冊。
書籍(湖濱散記、島居歲月);CD(陳永陶客家專輯─下課啦;小高台語專輯─青簿仔寮的夢)。文房四寶、小禮物、茶葉。
幸運物:Teddy & Summer。
※行李總重量約25公斤,單車重量約17公斤。
關於個人經驗:
問:如何與家人溝通:
答:綜合我們及旅途中所認識的單車騎士的經驗,第一步是充分的準備,包括經費、體力及獨立的能力,然後以周詳的旅行計劃及相關資料和家人真誠溝通,說明自己的想法,旅途中隨時保持聯絡(電話及電子郵件),一開始,驚訝的家人可能須要一些時間思考,不過大多都能了解並支持,像Pinky的妹妹就變成後援,甚至我們到了最後一站─南非,Pinky的弟弟和妹妹還特地飛來加入,一起健行、騎單車、騎馬、衝浪、看小企鵝,那段旅程,變成家人間珍貴的回憶。
問:在加拿大旅行時最痛苦的經驗?
答:從溫尼伯(Winniepeg)沿著Trans-Canada一號公路出發後,傍晚被數以百萬計的蚊子大軍團團包圍,最可怕的是連穿著衣褲的地方也遭受攻擊,不到一分鐘,已經被叮了幾十個包,全身傷痕累累,感覺自己差點失血過多。明尼托巴省因為遍佈小湖泊,夏天又很潮溼,蚊子特別多,這可以說是騎單車旅行以來最痛苦的經驗之一。
問:在加拿大旅行時最快樂的經驗?
答:在城市中住久了,感官不斷遭受各種噪音的侵擾,慢慢會失去簡單的感動能力。在加拿大旅行時最快樂的是,大部分時間徜徉在大自然中,可以完全地放鬆,聆聽大自然的歌唱,而且在這次的藍色旅程中我克服了對水的恐懼,可以像魚兒一樣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水面上。還有加拿大旅途中認識的加拿大朋友,都像天使一般,和他們相識相處的過程也是非常快樂的經驗。
問:在加拿大旅途中遇到最難忘的事?
答:從小就渴望住在擁有高山湖泊、森林的曠野中,同時一心嚮往島嶼生活,所以讀到希拉蕊的《島居歲月》就有一股衝動,希望能拜訪位於溫哥華島東部外海的小島—瓜達拉,這次的加拿大之行,很幸運地在瓜達拉島見到希拉蕊本人,並受邀到她的木屋做客,看到自己未來的理想房子。

以上是Vicky這幾年來單車旅行的心得整理,希望能提供嚮往單車旅行的朋友們參考,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,到單車環球夢網站的夢花園討論區來交流經驗~
|